• 校友
  • 考生
  • 招聘
  • 捐赠
  • 融合门户
  • 服务大厅
  • 邮箱
  • 图书馆
  • WebVPN
  • EN
  • 首页
  •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大学章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信息公开 文蕴东师
  • 组织机构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终身教育
  • 科学研究
    学术动态 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学生就业
  • 国际合作
    合作办学 来华留学 出境留学 孔子学院
  • 公共服务
    图书馆 档案馆 自然博物馆 东北民族民俗馆 出版社 校医院 综合体育馆
  • 首页
  •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大学章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信息公开 文蕴东师
  • 组织机构
    教学机构 管理机构 直附属其他机构 科研机构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终身教育
  • 科学研究
    学术动态 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学生就业
  • 国际合作
    合作办学 来华留学 出境留学 孔子学院
  • 公共服务
    图书馆 档案馆 自然博物馆 东北民族民俗馆 出版社 校医院 综合体育馆
  • 校友
  • 考生
  • 招聘
  • 捐赠
  • 融合门户
  • 服务大厅
  • 邮箱
  • 图书馆
  • WebVPN
  • EN
  • 人文社科
  • 自然科学
  • 学术预告
  • 05.27

    2025

    《新华文摘》|明清社会结构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明清社会结构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刊发于《史学理论研究》2024年第4期,作者系我校历史文化学院赵轶峰教授。文章首先界定社会结构,认为人类社会依赖组织结构维持有序性与存续,社会结构就是从组织方式来看的社会。从综合、动态、长时段的角度对特定社会的组织方式及其推演进行研究是社会结构研究的核心。文章进而指出,从动态和长时段角度考察明清社会结构,应优先考虑国家制度结构、社会关系结构、经济结构和地缘政治结构。国...

  • 05.19

    2025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成果简介

    获奖成果:《汉字的力量——作为学科命名的“美学”概念的跨际旅行》《文学评论》,2020年第4期东北师范大学 王确著中国文学三等奖 一、篇章结构以美学概念史的时间之轴,在跨际空间中追索“美学”概念的发生过程及其所生成的意义。论文有三个部分:一、从西周到中江兆民的“美学”汉字命名;二、在跨际交流中寻踪“美学”一词;三、“美学”在心理学译介中的文化张力。二、主要内容美学这一汉字命名是一个中国美学起源史事件...

  • 05.12

    2025

    《政治学研究》|提升中国民主国际话语权的价值意蕴与叙事逻辑 ——基于批判西方民主话语霸权的分析

    《提升中国民主国际话语权的价值意蕴与叙事逻辑——基于批判西方民主话语霸权的分析》刊发于《政治学研究》2025年第1期,作者系我校政法学院张等文教授和解秀丽博士。虽然民主是全世界的共同价值追求,但民主话语权之争却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意识形态斗争的焦点话题。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以其先发优势和霸权行径垄断了民主概念的界定权、民主实践的解释权、民主标准的制定权,形成了西方民主话语霸权。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甫一出场就...

  • 05.06

    2025

    《世界宗教研究》│康德格言的不相干论题再思

    《康德格言的不相干论题再思》发表在《世界宗教研究》2025年第3期,系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院刘金山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分析的宗教哲学视野中的本体论证明研究”(编号:22BZJ003)的阶段性成果。康德的 “‘是’显然不是实在的谓词”这句格言在宗教哲学史上影响甚大,人们普遍将之视为针对本体论证明的颠覆性批评。这一共识在20世纪60年代遭到分析哲学家阿尔文·普兰丁格的挑战。普兰丁格指出,康德格言其实与...

  • 04.29

    2025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成果简介

    获奖成果:《学术治理的内卷化:内涵表征、生成机理与破解之道》《高等教育研究》,2020年第6期东北师范大学 朱文辉著教育学青年奖一、篇章结构论文共分为4部分。首先,分析了作为“社会学之眼”的内卷化理论的内涵,为谋篇布局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阐述了学术治理内卷化主要体现在治理的表层化、技术化、外塑化三种倾向。再次,论述了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的双向合谋,这是学术治理内卷化的生成机理。最后,只有打破外生变...

  • 04.22

    2025

    熊琦教授主讲“数智时代新文科研究工作坊”第七场学术报告会

           2025年4月20日,我校举办“数智时代新文科研究工作坊”第七场学术报告会,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知识产权学科带头人熊琦教授应邀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全球趋向与本土选择”为题作了报告。我校社会科学处、党委统战部、政法学院、相关师生140余人聆听了报告,政法学院院长尹奎杰教授主持了报告会。       报告中,熊琦教授谈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已在全球范围内对著作权制度形成双重挑战:一是在输出端,...

  • 04.14

    2025

    《外国文学评论》| 成为“经典”之前:对《武士道》三个日译本的考察

      《成为“经典”之前:对<武士道>三个日译本的考察》发表在《外国文学评论》2024年第1期,系我校孙洛丹教授在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研究成果。  该文系统分析了新渡户稻造《武士道》在日本国内“经典化”的历程,尤其关注最初的三个日译本(1908年樱井鸥村译、1935年近藤晴乡译、1938年矢内原忠雄译)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译介策略、话语转向和意识形态运作。20世纪初新渡户稻造以英文写就的《武士道》虽为面向西方的文...

  • 04.07

    2025

    天津师范大学侯建新教授作客“敬文名家讲坛”

      3月31日-4月1日,应历史文化学院世界中古史研究所邀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世界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会荣誉会长、天津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欧洲文明研究院院长侯建新教授作客敬文名家讲坛,作了题为“欧洲封建主义产生”和“欧洲文明创生期再探究”的系列讲座。讲座开始前,侯建新教授在世界中古史研究所所长王云龙教授陪同下,向朱寰先生雕像敬献鲜花,鞠躬致意,寄寓深切思念。讲座分别由世界中...

  • 03.31

    2025

    《哲学研究》| 辩证法对象的嬗变: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

      《辩证法对象的嬗变: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发表在《哲学研究》2024年第1期,系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部陈士聪副教授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研究”(编号23&ZD009)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的辩证法与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与康德和黑格尔的关系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康德把辩证法的对象定义为超验领域中的理念,认为人类理性通过辩证法的演绎所获得的理念不是真理而是幻相。康德通过幻相...

  • 03.24

    2025

    《历史研究》| 从“进步时代”意大利移民境遇看“美国梦”

      《从“进步时代”意大利移民境遇看“美国梦”》一文发表在《历史研究》2024年第11期,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美国社会思潮更迭与移民史学范式变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作者为我校历史文化学院美国研究所伍斌教授。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美国梦”的讨论呈现井喷式增长,普遍持批评态度。“美国梦”与美国移民史紧密相连,甚或可以说“美国梦”的想象一度是美国吸引外来移民的重要因素,移民最能反映“美国梦”的虚...

共96条 首页上页12345...10下页尾页

邮箱:dsxxw@nenu.edu.cn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人民大街5268号(人民大街校区)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开发区净月大街2555号(净月大街校区)

快速链接

  • 校园地图
  • 信息公开
  • 东师黄页
  • 东师标识
  • 招标采购
  • 微心愿
  • 东北高师就业联盟网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吉ICP备05004942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202000844号

微信公众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