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物理学院邵晓强教授受邀撰写关于里德堡超原子研究的综述性成果。该成果专注于里德堡超原子的概念,特别强调它们作为原子与光子之间量子接口的作用。里德堡超原子是通过集体激发态形成的,其中多个原子表现出类似单个二能级原子的特性。这种集体行为不仅增强了量子态的相干性和可控性,还赋予接口新的电磁特性,使得在量子层面上实现光子-光子相互作用的操控成为可能。相关成果以“Rydberg superatoms: An artificial quantum ...
我校环境学院张继权教授环境/灾害风险综合评价与安全协同防控团队在利用卫星遥感指标估算植被蒸散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植被蒸散的估算模型,模型基于NIRvP(近红外反射率指数NIRv与光合有效辐射PAR的乘积),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实现潜在蒸散(ETo)和实际蒸散(ET)的估算,获得0.05°分辨率的中国ETo以及美国和欧洲的ET。该成果以“NIRvP在估算蒸散量方面的潜力”为题,发表于遥感领域国际顶级期刊《Remote Sensing ...
近日,西湖大学石航教授应化学学院邀请来我校进行报告,报告紧紧围绕 “过渡金属π配位活化芳香环”的研究进行讲解。本场报告吸引了众多科研工作者和硕博研究生的关注和聆听。石航教授是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2013年于北京大学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指导教师为杨震教授。随后加入美国哈佛大学Tobias Ritter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后研究,并在美国麻省总医院从事放射氟化学的研究。2015年加入美国Scripps研究所Jin-Quan Yu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
8月28日,我校召开吉林松嫩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24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校长徐海阳教授和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姜明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致辞。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南志标教授主持工作汇报与研讨,与会委员还包括青海大学赵新全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王堃教授、内蒙古大学李永宏教授、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梁正伟研究员、兰州大学贺金生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于子成教授和王德利教授。...
近日,我校物理学院张昕彤教授团队在液相等离子体合成领域取得系列研究进展。等离子体合成是指在气体或液体中通过高电压产生等离子体状态,从而实现分子激发和化学反应的过程。随着全球低碳目标地不断推进,等离子体放电驱动的催化技术引起了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光催化和弱电驱动催化等其它清洁技术相比,高压等离子体放电能够更有效地激发惰性小分子,显著降低反应势垒,从而数量级提升惰性小分子的转化速率。然而,等离子体激发活化小分子的反应路径复杂多变,...
近日,我校化学学院朱广山教授团队在新型网格材料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网格材料是一种可定向设计、能按需调控的多功能型多孔材料,在气体分离、能源存储、催化等领域展现出优异的性质,并具有潜在的工业化应用前景。网格材料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金属有机框架(MOF)、共价有机框架(COF)和多孔芳香骨架(PAF)等多种类型的材料。朱广山教授于2009年首次提出并创制了多孔芳香骨架材料(PAF-1),在多孔网格材料与薄膜研究领域做出了多项开创性研究。...
2024年8月12日,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平教授应邀莅临我校数学与统计学院大应用数学实验室讲学,为广大师生做了题为“Global stability of large Fourier mode for 3-D anisotropic Navier-Stokes equations in cylindrical domain”的学术报告。学术报告会由张凯军教授主持。相关在校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在报告中,张平院士首先对千禧年世界著名数学难题之一的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解的适定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生物学拔尖人才,我校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于7月13日至7月17日举办了生物学国际暑期学校。本次国际暑期学校共有来自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拥有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2.0基地高校的43名优秀学生参加。开班仪式上,学校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学院王海涛书记、宫磊院长、王俊锋副院长和参加了本次活动。宫磊教授对参与暑期学校的全体学生表示欢迎,他详细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培养特色,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度参与学习活动,...
近日,我校化学学院李阳光、谭华桥教授团队在高容量锂离子负极材料研发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随着电动汽车以及各类电子设备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极大推高了人们对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LIBs)的需求。传统过渡金属氧化物虽然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但其尺寸通常在数百纳米甚至数微米,而锂离子的有效传输距离通常小于20纳米,因此导致材料利用率低、电子传输性能差,限制了其容量的提高。多金属氧酸盐(POMs)作为一类具有亚纳米尺寸的金属氧簇化合物,...
近期, 我校环境学院张继权教授环境/灾害风险综合评价与安全协同防控团队在城市森林对大气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反演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该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损检测和机器学习的模拟城市森林冠层SO2净化能力的耦合方法(PROSAIL+AO+DELM)。该方法基于Sentinel-2多光谱成像卫星, 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实现植被群落尺度下城市森林SO2净化能力的快速反演, 获得了长春市主城区10m分辨率的城市森林SO2净化能力图。相关成果以“Retrieval of purif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