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研究》│康德格言的不相干论题再思

发布时间:2025-05-06 供稿单位:社会科学处、马克思主义学部 撰稿:刘金山 点击次数:

《康德格言的不相干论题再思》发表在《世界宗教研究》2025年第3期,系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院刘金山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分析的宗教哲学视野中的本体论证明研究”(编号:22BZJ003)的阶段性成果。

康德的 “‘是’显然不是实在的谓词”这句格言在宗教哲学史上影响甚大,人们普遍将之视为针对本体论证明的颠覆性批评。这一共识在20世纪60年代遭到分析哲学家阿尔文·普兰丁格的挑战。普兰丁格指出,康德格言其实与安瑟尔谟提出的本体论证明并不相干,是为“不相干论题”。此论题在宗教哲学界引起广泛影响,支持者致力于为之提供新论证,反对者指责其观点和论证都不成立,这些正反争论有力推动了本体论证明研究的深化。本文采纳支持者的思路,提出强化版的“不相干论题”:康德格言与其直接针对对象——笛卡尔式本体论证明不相干,因此并没有真正触及本体论证明。

本文立足于概念分析与逻辑推理,同时充分汲取康德学界、笛卡尔学界的既有成果,努力把分析哲学的思考方法与哲学史资源融为一体。分析哲学是当代英语哲学界的主导形态,它运用语言分析、逻辑构造等手段开展工作,为探索各分支学科的重要问题提供了锐利工具。当前,分析方法在汉语哲学界亦是方兴未艾,将之应用到宗教哲学研究能够为处理该领域的诸多经典问题提供新视角。

本文作者一直从事分析的宗教哲学研究,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出版著作一部,发表论文数篇。其所在外国哲学团队在希腊哲学、政治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及道德哲学等领域成绩斐然,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