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可穿戴生物电子器件在个人健康管理、药物输送、运动监测和电子皮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近日,我校化学学院周明教授团队在柔性可穿戴生物电子器件领域取得了系列进展。团队采用独特的“贴近皮肤穿戴”策略,率先提出“离心管中的柔性生物燃料电池(命名为iezTube)”的概念,解决了以往“穿戴在皮肤上”的汗液生物燃料电池在穿戴环境中,难以直接产生稳定电能的难题(图1)。该成果以“离心管中的柔性生物燃料电池(i...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即将隆重召开,为了营造学习宣传浓厚氛围,本网将开设“喜迎二十大·教育十年”栏目,陆续刊载十八大以来展现我国教育发展的新变化、新成就、新辉煌。即日起,将转发微言教育的“教育新征‘图’”系列报道,通过一组组图片,数说十年来我国教育发展的格局性变化
10月2日,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部段妍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坚持自我革命经验研究”开题论证会举行。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冯俊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韩庆祥,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商志晓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原教育部高等学校社科发展研究...
核酸检测结果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金标准,快速准确进行病毒检测对防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PCR(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实验室就是对病毒核酸进行采样分析的“利器”,是抗击疫情的技术支撑。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学校加大防控保障条件投入,于2020年底为校医院配置了荧光定量PCR仪和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在校医院建成PCR实验室,科技赋能精准高效防控,优化了我校疫情防控举措。该实验室荧光定量PCR...
9月29日,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园长中心”)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以下简称“儿基会”)联合举办“基于社会情感学习的幼儿园园长领导力提升项目”线上研讨会。本项目于2019年正式启动,历时四年,本次研讨会借助首次成立的国内幼儿社会情感学习专家工作委员会,推动项目向纵深方向发展。儿基会教育处处长Sanaullah Panezai,儿基会驻华办事处项目专家陈学锋、楼春芳、王雨婷,园长中心主任缴润凯、副主任石艳等...
9月27日,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2022“孔子学院日”活动在线上举办。我校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安文龙荣获“孔子学院院长纪念奖章”, 并作为获奖代表发表感言。安文龙分享了自己与孔院结缘的故事和心路历程,感谢了东北师范大学和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的支持与肯定,并表达了对孔院发展的美好祝愿和从事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心。本次大会,共25位在孔子学院任职超过10年的中外方院长获颁“孔子学院院长纪...
近日,由我校外国语学院主办的首届“健君奖学金”文学翻译大赛颁奖典礼暨李若木女士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聘任仪式通过线上会议形式举办。评审专家代表、学校原副校长、学校关工委主任杨忠教授,校友工作办公室(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处)、外国语学院领导班子,“健君奖学金”捐赠人李若木女士,翻译教学与研究中心导师及2021级、2022级翻译专业研究生参加了活动。活动由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仇云龙主持。仇云龙在...
9月26日,东师“研创课堂”大家坛(2022秋)暨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数学、英语课堂教学新形态研修活动顺利开幕。本次活动由我校教师教育研究院、深圳研究院联合举办,得到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中小学教师发展协同提质计划”支持。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宋家乐、我校副校长常青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开幕式由我校教师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广主持。宋家乐指出,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秉持“尊师重教,奖教助教,促进教师发展”的宗...
近日,2022年吉林省科普讲解大赛在长春成功举办。我校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讲解员王玥淇、王贺分别荣获个人二等奖和个人三等奖,地理科学学院学生仲柏环荣获个人一等奖,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获优秀组织奖。本届大赛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承办。来自全省各大高校、科普基地、科普场馆和科研院所的百余名选手参与本次大赛。经过初赛和决赛的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一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9月22-26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部成功举办了中宣部、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22050期)。来自吉林省40名高校思政课教师参加现场培训,全国思政课“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同步参加了线上培训。马克思主义学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