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长春实现社会面清零;4月28日,长春逐步解除全市社会管控;5月1日,长春市全域均为低风险区,长春行程卡摘“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长春这座城市终于开始“重启”,我们的校园也渐渐加快了“复苏”的脚步。随着一个又一个好消息的传来,同学们的心态开始越来越积极,逐渐变得乐观。但在保持乐观的同时,我们也要切忌盲目乐观,万万不可放松警惕。“学校几轮核酸都是阴性,我不戴口罩也没关系吧”“长春都已经解封...
春季学期刚刚开始,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学校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面对居家办公、线上教学、驻校值守等工作要求,信息化办闻令而动,迅速做好各项工作的安排和部署。一、提前预判,做好网络基础设施保障工作本次线上教学与上一次疫情时完全不同,本次是学生在校内,对网络的稳定性和带宽的使用成了刚需。为保证线上教学质量,紧急协调运营商增加了出口带宽。运行过程中,一直密切关注校园网使用情况,出口流量峰值从平时20G增加到30...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广大青年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用奋斗和拼搏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战“疫”同行,志愿同心,“青”力而为,不负韶华。当医疗工作者在抗疫一线冲锋陷阵时,东北师范大学志愿者团队火速支援,协同作战,用坚守和担当在战“疫”中奉献着青春力量。“临时党支部”应运而生在疫情形势严峻之时,长春市各方舱医院患者多、医护人员人手严重短缺。同时,患...
特殊时期,特别的爱。自学校进入静态管理以来,有一群人始终陪伴在我们身边,不辞辛苦地忙碌、付出着,他们就是学生眼中无所不能的“导员”。做好工作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刘咏梅老师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部的老师,也是一岁半孩子的妈妈。牙牙学语的宝贝面对视频中的妈妈还一脸茫然,只愿意挥挥手说“拜拜”。她是所有学生心中的“老父亲”,不善言辞,严厉有加,身先士卒,躬身示范。她是四舍临时党支部副书记,也是马部研究生毕业...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东北师范大学迅速推进顶层设计,立即启动线上教学预案,实现了本科课程应开尽开。课堂稳则学生安。在这个特殊时期,我校教师不断提高站位、潜心育人,充分借鉴和应用信息化教学改革成果,持续探索线上教学新模式,积累了丰富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典型案例。为此,东北师范大学微信公众平台与教务处合作推出“战‘疫’·一线课堂”栏目,为广大师生提供教学参考。本期为你带来教学案例——“化”民成“俗”,唤醒...
为进一步坚定战“疫”信心,传递温暖力量,辅导员们化身“知心主播”,用他们有温度的文字,讲述独属于东师的“小秘密”,陪伴大家度过“静态”的时光。外国语学院辅导员吕卓玲:《四月的春风终将拂去曾经的遗憾》从一个梦想成为医者的孩子,到如今成长为一位冲锋在抗疫一线的辅导员。吕卓玲老师的故事是“重”的,夜深人静面对家人时泪水的沉重、无时无刻不牵挂学生的压力的沉重……而这故事也是“轻”的,仅仅是学生们的一声...
目前疫情防控工作仍在继续,大家依然要严阵以待,保持警惕。“今天你做核酸了吗?”参加核酸检测时又需要注意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核酸检测前:建议核酸检测前的两小时内最好不吃东西,提前30分钟不喝水、不饮酒、不吃口香糖,避免采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呕吐、反胃等情况。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保持社交距离。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自觉有序排队,不要与人闲谈。核酸检测中:避免触碰检测台上的物品,不要把手机、身份...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东北师大的老师们不仅心系校园、心系学子,更关注着整个长春疫情防控形势。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他们做出了一致的选择——成为一名志愿者,为东师学子们树立了榜样。而东师的学生们也跟随老师的步伐,坚定地投身战“疫”一线,构筑起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常鹰飞老师——舍小家为大家,做人民的守护者常鹰飞老师是我校化学学院副编审,爱人是在教学一线的高校教师,小儿子今年即将上小学,大儿子处于...
新学期伊始,面对突然到来的疫情,学校开启了静态管理模式。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针对在校生体量大、层次多、返校来源广的特点,研判形势、精准施策,高质量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用责任与担当、用无私的奉献精神,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学生筑起校园安全屏障。释放思政力量,在同向同行中凝聚共识疫情防控本身就是一场鲜活生动的思政课,学院党委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主渠道作用,将疫情防控作为思政教育的“活教材”,以落实...
青年之精神,国家之脊梁,精神培育,在于阅读。山河无恙,吾辈自强,自强伊始,在于阅读。值此五四青年节,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100周年来临之际。学校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推荐的书籍中选取一些关于“青年”主题的书籍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静“疫”修身,过一个书香青年节。01《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这是我国首次专门就青年群体发布白皮书。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新时代党和政府为青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