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学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有关要求,总结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巩固拓展学校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五巡回指导组副组长姜绪范,在校的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两委委员,全校正处级领导干部,学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党外人士代表,离退休代表,师生代表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校...
12月8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李雁翎教授团队的项目《基于GaussDB实验环境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体系及教材体系研究》入选2021年度“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项目案例。本次全国共有124个项目入选优秀项目案例,该案例隶属“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类。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是国家为了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有关企业支持高校共同开展产学合作...
1月10日,第七届教代会2022年会议召开,全体代表参加会议,听取了学校党委和行政年度工作总结和学校领导班子个人述职述廉报告。本次会议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代会执委及各代表组组长在就业指导中心三楼报告厅主会场参会,其他代表在一楼分会场视频听会。教代会年会制度是学校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广大教职工了解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窗口、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渠道、实施监督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落实...
近日,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和要求,教务处、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主办了“夯实史学专业基础、培育拔尖史学人才”拔尖计划2.0全国线上书院活动周。全国各高校千余人次通过线上书院平台观看了包括工作交流、学术研讨、专家讲学、学生专业学习第二课堂成果展示等在内的9场活动的在线直播。活动周期间,我校历史文化学院依托教育部历史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主办了“新文科背景下历史学拔尖人才培育的守正与创新”线上工作研讨会...
近日,我校分析测试中心在2021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组织的“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检测”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项目(A类)中获得合格(满意)结果。能力验证活动是对各类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能力和水平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是检测机构进行认证认可的强制性前提条件,也是检验检测机构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分析测试中心多年来一直加强检测能力建设和检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积极参加了国家组织的“奶粉中三聚氰胺”“土壤中汞...
12月19日,由我校教务处、历史文化学院、东亚研究院主办的“新文科背景下历史学拔尖人才培育的守正与创新”线上工作研讨会召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系主任何晋、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任谢湜、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梁志、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夏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任黄洋、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皓、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屹、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吴琦、南京大学...
2021年12月,由中国历史研究院首创的、以专家学者个人名义组建的学者工作室正式签约,首批5位专家分别是东北师范大学韩东育、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李新伟、西北师范大学田澍、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左玉河、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朱鸿林。历史学研究微信公众平台、中国历史研究院对此事进行了报道。附报道链接:中国历史研究院举办建设新时代中国史学理论研讨会
12月24日至26日,由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举办的“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师技能大赛决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有来自全国115个高校的750名教育硕士入围决赛,我校参加决赛的11名全日制教育硕士全部获奖,其中外语学院的牟正蓬等3位同学获得一等奖,生命科学学院的赵梓含等3位同学获得二等奖,物理学院的朱薪燃等5位同学获得三等奖。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是...
12月31日,为进一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更好地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助力学校早日实现世界一流师范大学,校工会、妇委会组织开展了2021年度工作总结会暨迎新年教职工文体协会汇报演出。本次会议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校党委副书记王延,校工会主席张常钟,校妇委会主任、工会副主席康秀云全程参加了线上会议。同时,第五届“双代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各部门工会和分工会主席、女工委员、...
七十载栉风沐雨,桃李天下;新时代锐意进取,矢志不渝。12月29日,我校教育学部(系)举行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因疫情防控形势需要,此次活动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计百余人出席线下活动,近1.5万人在线同步参加。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学军,沈阳师范大学校长郝德永,我校党政领导杨晓慧、刘益春、王延、马晓燕、韩东育、兰恒斌、常青、徐海阳,原副校长柳海民,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柏维春,校长助理于伟、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