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会同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中心开展的吉林省“共抗疫情、爱国力行”高校网络文化作品评选结果公布。我校组织申报的作品中有4部获奖,其中作品《在一起》获视频类特等奖, 并被推荐至教育部参评且获优秀奖;作品《我爱你中国》获视频类一等奖;作品《奶牛君战疫工具箱系列报道》获文字类一等奖;作品《守望者——火神山医院民警》获书画、摄影、海报类二等奖。 本次高校网络作品征集工作是为深入...
教师节前夕,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景俊海到附中来慰问看望老师们,为每位老师赠送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9月23日下午,东北师大附中利用周三政治理论学习时间,邀请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的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晓慧为全体教职工做报告。全校四个校区1200多名教职员工进行集体学习,自由校区设主会场,明珠校区、净月校区设分会场,同上一堂课,共同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
9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组来校调研党内法规制度贯彻执行、研究、教育和人才培养等情况。 中办法规局副局长马正勇,中办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党办人事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邓素冰,中办法规局督导处副处长魏云飞,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党建原理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强舸等来校调研。吉林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王珂,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张殿锋,省委办公厅法规处处长甘雯,省教育工委综合处处长徐新永等陪同调...
张晓华作为朱寰先生的嫡传弟子,我有太多的幸运:能经常聆听先生的教诲,目睹先生的学术风范,领会先生的为学思想。我发现,在先生丰厚的学术成就和不平凡的学术生涯背后,有一个核心思想贯穿始终,那就是不断进取与创新。建国之初,一切向苏联学习,史学研究概莫能外。周吴(周一良、吴于廑)本《世界通史·中古部分》是中国世界中古史的开山之作,作为本书的主编,朱先生并未囿于苏联史学的既定框架,在内容、体例方面,进行了...
9月18日,《中国教育报》“教改风采”利用1/3的彩版刊登了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张继辉的署名文章《为学生一生奠基 对民族未来负责》,介绍东北师大附中70年教育发展成果。70年来,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作为教育部直属大学的附属中学,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引领吉林省基础教育的发展。值此70周年校庆之际,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整理学...
9月19日,教育部党组第三巡视组巡视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工作动员会议召开。巡视组组长崔邦焱作动员讲话。教育部巡视办负责同志提出工作要求。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晓慧作表态发言。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益春主持会议。巡视组副组长孔祥彬及巡视组全体成员出席会议,东北师范大学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学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中层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学术委员会委员、党代会...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工作的要求,推动我校“双一流”加快建设、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9月18日,学校组织召开了“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工作专家评议会。 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校特邀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教授为评议专家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教授,中科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张希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教授,中科院院...
近期,在生态环境部启动的自然学校能力建设、推广自然学校“三个一”建设模式的评选中,我校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入选“全国建立自然学校能力建设项目试点”单位。近年来,为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及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在坚守科学研究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同时,依托我校师范类专业优势,适当调整了实验室功能定位,...
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教育学部王凌皓教授主讲的在线课程《讲中国教育故事 悟中华教育智慧》获得学习强国平台推荐,在线点播超万次,“学堂在线”注册学习突破26000人。 《讲中国教育故事 悟中华教育智慧》是我校推进本科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面向全校新生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该课程建设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不断增强中...
9月15日,2020年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长春)在吉林大学开幕。本次会议由教育部、吉林省人民政府指导,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吉林省教育厅、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承办。来自于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等12个国家的近百所高校、科研单位约500名专家齐聚云端,共同商讨后疫情时代国际产学研用合作发展。我校党委书记杨晓慧参加开幕式。 2020年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分七个论坛,我校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