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在第113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学校党委书记兰恒斌走访慰问数学与统计学院郑术蓉教授、化学学院张前教授,并向全校广大女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与祝福。兰恒斌在走访中高度肯定了郑术蓉、张前为学校建设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亲切询问了她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向以她们为代表的全校女教职工表示了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 座谈会上,兰恒斌指出,全校女教职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传...
3月9日,求是网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支撑”为题,对全国人大代表、我校杨晓慧教授进行专访。现将求是网报道原文刊载如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支撑——访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晓慧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指...
3月7日,中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何军一行7人来校调研,我校党委副书记王延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调研座谈会。 王延对何军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史和“双一流”建设情况,他希望以此次何军一行的到访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两校间的交流与合作。 何军对我校在“双一流”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充分肯定,并详细介绍了中南大学的情况。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交流座谈,学习借鉴东北师范大学在...
3月9日,《光明日报》报道了全国人大代表、我校杨晓慧教授关于积极做好引智回乡,实现乡村振兴中人才振兴的建议。现将《光明日报》报道原文刊载如下。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晓慧代表积极做好引智回乡 人才是乡村振兴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振兴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保障。 要实现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振兴,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要振兴乡村基础教育,培养人才。转变乡村教育理念,...
3月9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报道了全国人大代表、我校杨晓慧教授关于进一步大力宣扬高尚师德的建议。现将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报道原文刊载如下。杨哓慧代表:进一步大力宣扬高尚师德“目前,社会各个层面对师德典型的选树还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大力宣扬高尚师德。”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杨晓慧在两会期间呼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再次把弘扬...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我校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访谈录”演播室,接受采访,就如何引导青少年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3月8日,《中国教育报》以“让青少年多一些‘书卷气’”为题进行了报道。现将《中国教育报》报道原文刊载如下。让青少年多一些“书卷气”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新时代新征程,基础教育要更加重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阅读能力和阅读素...
3月3日,由商务部主办、我校承办的“商务部援外学历学位教育项目-东北师范大学2021级、2022级教育管理硕士项目开学典礼”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吉林省商务厅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处二级调研员董丕一应邀出席开学典礼并致辞,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张景萍参加并致辞。2021级18名学员,2022级21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开班典礼。董丕一代表吉林省商务厅对此次学历学位项目的正式开班表示祝贺,这是疫情三年以来首次举行的线下开学典...
3月4日,学校党委召开2022年度基层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会议。教育部直属高校党建工作联络员韩晓峰,吉林省委教育工委组织部部长邢春雷,学校党委书记兰恒斌,党委副书记、校长徐海阳,党委副书记王延,副校长郭建华,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柏维春,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严蔚刚,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艾春明,校长助理、学校办公室主任薛利锋出席会议。全校中层干部、学院(部)“双带头人”教师党...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京开幕。全国政协委员、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刘宝教授关于边境野生动植物资源长久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提案被《光明日报》报道。现将原文刊载如下:做边境野生动植物的守护者新时代以来,我国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举世瞩目。我从事的研究与生态密切相关,所以对国家生态环境改善的感受也更为强烈。每次去野外实践,都能感受到森林更葱郁,河水更清澈,生...
为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3月3日,我校大学生理论宣讲团赴长春市宽城区长盛小学进行雷锋精神宣讲活动。宣讲团成员走进学生中间,以“‘锋’华正茂恰少年”学习雷锋精神为主题,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围绕“雷锋同志是谁?”“为什么要学习雷锋同志?”“生活中的雷锋精神在哪里?”“我们应该怎样学习雷锋精神?”等主题,用生动鲜活的话语和富有趣味的互动,让孩子们认识雷锋精神、学习雷锋精神。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