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为序,青衿满座,新程甫启,万象更新。9月6日,东北师范大学2025级学生开学典礼在人民大街校区综合体育馆举行。

学校党委书记李忠军,校长徐海阳,教育部直属高校党建工作联络员、原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晓峰,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常青,副校长魏民、薛利锋、邬志辉,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九庆,党委常委王娜、李红权、解玲,校长助理白冰、邵志豪出席开学典礼。典礼由常青主持。
上午9时,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典礼上,李忠军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2025级全体同学同时佩戴校徽。胸前闪耀的徽章,不仅是学校的标志,更是“东师人”的象征,是“强师报国、求实创造”的精神传承,激励大家坚守初心、砥砺奋进、追求卓越、勇攀高峰。


徐海阳代表学校向圆梦东师、开启新程的同学们表示欢迎,并以《独行者快 众行者远》为题为新生带来了“开学第一课”,从学校深厚的红色基因出发,诠释了个人探索与集体协作的成长辩证法。他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明年是学校建校80周年,从建校之日起,许党报国就成为东师最鲜亮的精神底色,从延安革命先贤筚路蓝缕创办“新型的东北大学”,到新时代以来锚定“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目标,一代代东师人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为党育人的使命不变,强师报国的担当不改。作为新的东师人,希望大家传承红色基因,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力量。
他指出,独行之快在于心有所专、意有所向、坚定不移、锲而不舍。既需要独立思考的定力和勇于挑战的胆识,更需要坚持不懈的热爱与专注。希望同学们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持独立的判断力、反思力,以我校荣誉教授林志纯先生为榜样,在所热爱的领域坚持不懈努力。众行之远在于相互依靠、相互扶持、信念同频、力量同向。作为共育两代师表的师范大学,大家要更加明白分享的意义,要用实际行动彰显师范大学的社会责任和师表担当;要坚持相互协作、共同成长的学术文化,尊重差异、融入集体,在良性竞争中团结协作,在开放合作中共同进步。
独行如光,快在心无旁骛、坚定执着;众行如河,远在汇聚众力、绵延不绝。徐海阳指出,真正的智慧在于将独行的快速注入众行的持久框架,让个体自主探索与集体协作智慧完美结合。希望大家珍惜宝贵的大学时光,在“独行”与“众行”中把握动态平衡,以独行之心探求真知,以众行之志共赴山海,在东师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典礼上,教师代表、物理学院院长付申成教授发言。他以学长和师长的身份,以物理学中力的三个基本要素为框架,勉励同学们要构建自己的“学习力”,把握学习力的大小、校准学习力的方向、锚定学习力的作用点,量化投入、强化专注,确立目标、明晰航向,聚焦兴趣、撬动潜能,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校友代表,教育学部2010级博士生,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教育集团总校校长,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窦桂梅发言。她结合自身求学经历和成长历程,从“一生永远葆有学生身份的底色”“心中要始终装着两个课堂”“让教育家精神灯塔引航三个落脚点”三方面分享了心得,勉励大家要做长期主义者,一起长成祖国期待的中国教师的模样。
新生代表,政法学院2025级本科生陈熙分享了与东师结缘的经历和从东师先贤事迹中受到的教育和感染。他与大家共勉,作为新一代东师人,要成为东师精神的传承者、全面成长的追梦者、引领未来的探索者;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树立科学的历史观、自信的文化观、正确的发展观、不屈的奋斗观、团结的国家观。
新生代表,生命科学学院2025级硕士研究生徐汝钥在发言中表示,作为首届通过公费师范生本研衔接政策保研本校的学生,十分珍惜党和国家给予的宝贵机会,在学校“尊重·创造”的教育理念下收获了许多成长。站在新起点,将坚持初心引领,坚守教育理想,坚定学术志趣,书写无愧于家国、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最后,在全体师生齐唱的校歌声中,开学典礼圆满结束。典礼开始前,学校“扬思合唱团”与全体师生现场齐唱了《有我》和学校原创主题歌曲《师德公约》,展现了东师学子蓬勃向上的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