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东师

2024.04.01
供稿单位
社会科学处、教育学部
文字
吕立杰
封面设计
闫昶卓
编辑
张轩维
审核
吕春宇
主办单位
党委宣传部
协办单位
信息化办
美术学院

“双减”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形态与高质量发展研究

点击次数:

【项目主持人】

教育学部 吕立杰

【研究内容】

  该项目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双减’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形态与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2JZD047)。新时代基础教育课堂不应再依赖线性增长的知识量与超大量时间的重复训练来培养人才,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呼唤现代性的转型。即课堂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培养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深入理解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以学科基本结构中少量、核心主题统筹学习内容,去除冗杂,让学生经历完整、真实的学习过程;重视情境教学,以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精准分析学生学习需求,关注学生个别差异。这些想法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需要在数学、语文、科学这几类内容量大、难度深的课堂中实践验证 ,并探索结合学科特点的实践模型。本课题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历史经验研究、国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大规模调研,考察当前基础教育课堂形态的表现及问题成因。在此基础上,通过行动研究等方式,构建基础教育课堂形态的基本要素、实践模型及评价标准,探讨推动基础教育课堂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机制、政策支持等实现路径。此外,课题关注新一代数字技术对课堂中认知方式的改变、对学生学习程度和需求的精准诊断以及对学业个性化指导的重要价值,重视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的未来图景构建研究。

【研究基础】

  课题负责人作为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修订(2022版)方案组、综合组、课标体例组的核心成员,教育部高中课程标准综合组核心成员,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多年来,积极投身国家课程改革。课题团队成员涵盖教育部义务教育与高中阶段数学、科学(化学、物理、科学)等课标组核心成员,充分把握国家课程教学改革方向。研究团队长期以来致力于课程改革中的关键问题研究,并在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课程内容结构化等方面引领学术话语,为全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指导,主持或参与相关领域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几十项,在《教育研究》等CSSCI杂志发表相关论文数百篇。多次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科)成果奖。本课题研究获得了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等部门机构的强有力支持。

【创新之处】

  课题基于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需求,基础教育课堂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的发生机理、理论模型与评价标准是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本课题将探讨怎样找到学科中事关全局的“少量主题”,引导学生“深度探究”。即以支撑学科基本结构的核心主题、观念,统筹课堂学习内容,设计探究、体验、领悟的真实性学习过程,获得关键问题的深度理解,使学生闻一知十,建立认知结构中的锚点,获得看待自然、社会问题的透镜。以往教学中“全面覆盖式”的学习,教师事无巨细,“处处讲到”,师生在课堂上疲于完成任务,学习内容量大,没有时间真正领会,学习成为完成“记忆量”、训练孤立的技能,学生不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不知道知识产生的根源与价值,只能用大量的复习、练习弥补没有真正理解的不足,学到的“惰性”知识,不能迁移、应用,不仅无效,反而造成学业负担、学习焦虑,痛恨学习。为此,要建构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的课堂形态一般模型,以及具有学科差异特点的课堂评价工具,以大数据的方式追踪、评估课堂育人质量。

【建设目标】

  课题以“基础教育课堂形态发展”为核心概念,在遵循“循证研究”思路的前提下,以理论引领实证,以实证深化推进理论,依托国内外的数据资料,着力引领基础教育课堂提质增效的话语体系,致力于探索新时代基础教育课堂高质量发展的发生机理、理论模型、评价标准和保障体系,以期推进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和“双减”政策落地。

  课题的预期研究成果是完成学术专著1-2部:《“双减”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形态与高质量发展研究》;研究报告和调查报告4篇:《“双减”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课堂发展监测报告》《“双减”背景下专业化、高质量课后服务调研报告》《基于课程标准的课业学习时间研究报告》《满足课程方案及课后服务需求的教师数量结构及专业结构研究报告》(题目暂定);在学术期刊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8篇左右;建立基础教育课堂案例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高质量课堂案例》。

【应用前景】

  课题将厘清“双减”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课堂形态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与所遇到的困境,并针对其堵点问题进行破解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有效解决策略。其中,课题组围绕关键改革任务,采集分析各地区有关改革进展数据,总结、提炼出一些典型案例,为相关机构或部门组织教学培训提供资源,也为国家研制有关政策文件提供参考;其他研究成果可为促进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与开展相关学术研究提供有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