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哲学思想形态的传统与现实”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发布时间:2025-11-25 供稿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部 网络编辑:杜瑞 浏览次数:

  为深化当代中国哲学研究,推进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学理性阐释,我校组织召开“当代中国哲学思想形态的传统与现实”学术研讨会。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十余所高校及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与会,对当代中国哲学思想形态进行了深入研讨。

  我校党委副书记庞立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表示,当代中国哲学思想形态的探索至今仍是一项重大的思想任务,应从文明观、中国式现代化内含的哲学理念、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三个方面创想当代中国哲学思想形态。

  本次研讨会设置四个阶段主题发言。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以及我校的多位教授围绕哲学观、中华文化“活着的传统”“主体性”与“现代性”、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形态、中西方哲学的个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当代中国哲学的本质规定、哲学自我的建构、“两个结合”与当代中国哲学的内在关联、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哲学内涵、当代中国哲学的自主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会通的世界观桥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后形而上学性、当代中国哲学的文明叙事与文明创新、当代中国哲学的人性论基础等内容,从主体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人类性等维度研讨当代中国哲学思想形态的传统与现实。会议总结阶段,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部胡海波教授系统梳理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思想渊源与现实状况,指出当代中国哲学思想形态研究是复杂持久的系统工程,应从“当代”“中国”“哲学”三重维度阐释其历史连续性与时代超越性。

  此次研讨会不仅提升了我校在当代中国哲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的影响力,也推进了对当代中国哲学、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学理阐释。

初审:徐 萌

复审:武 昕

终审:沈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