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由我校当代青少年德育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主办,中国教育学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教育理念的世界意义”国际学术会议在长春召开。

教育部与国家外专局“当代青少年德育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晓慧教授,国际道德教育学会主席、美国奎恩斯学院副校长、教授菲利斯·玛丽·柯蒂斯-特威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人类发展与定量研究系系主任迈克尔·纳库拉,西班牙马德里大学教授、世界价值观调查协会科学咨询委员会主席、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西班牙皇家道德与政治科学院院士胡安·迪埃斯-尼古拉斯, 巴西圣保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世界问题导向法学会主席、巴西基础教育教师德育能力建设总督学乌里西斯·阿罗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杰森·史蒂芬斯,加拿大教育部青少年发展研究总督学、毕索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希瑟·劳福德等中外专家学者以及百余名师生代表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参加了论坛。
会议主席杨晓慧教授向与会各国专家学者致以热烈欢迎。他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充分印证了中国教育发展道路的正确性,也彰显了指引这一道路的中国教育理念的科学性。开幕式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与国际道德教育学会、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还举行了“当代青少年德育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外国专家聘书授予仪式以及马工程重点教材赠书仪式。
主旨发言环节,与会专家菲利斯·玛丽·柯蒂斯-特威德、迈克尔·纳库拉、胡安·迪埃斯-尼古拉斯、乌里西斯·阿罗约、杰森·史蒂文斯、希瑟·劳福德分别以“教育促进道德成长和全球胜任力:新时代中国教育理念的思考”“中国教育和可能性未来:通过教育理念和实践塑造下一代”“中国教育理念与社会生态系统模型”“以教育改革促发展的中国模式”“立德树人:应对全球挑战的中国教育理念”“教育是传承育人的事业”等题作了主旨报告。
本次会议是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七届青少年德育研究国际主场多边学术会议,自2017年起,中心聚焦“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特色与国际比较”“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当代世界价值观与价值观教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青年人生发展可能性”“全人类共同价值下的当代世界价值观教育”“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国理念与世界意义”“教育强国建设与立德树人使命”等重要议题,携手国际知名学者及全球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举办了一系列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引发了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受到了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专题报道。

初审:徐 萌
复审:武 昕
终审:沈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