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与开新:‘三古’学术传承、当代转化与中文学科建设高端学术论坛”在我校举行

发布时间:2025-09-29 供稿单位:文学院 责任编辑:史迎丽 浏览次数:

      9月27日,由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高等研究院、文学院主办的“守正与开新:‘三古’学术传承、当代转化与中文学科建设高端学术论坛”在我校举行。

      我校党委副书记庞立生教授,国务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杜桂萍,中宣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原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讲习教授杨庆存,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张永清,国务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校中文专业教指委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钟进文,北京大学教授、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周兴陆,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内蒙古大学教授米彦青,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特聘教授马大勇,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区域文化与乡土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徐志伟,我校文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确教授出席会议。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吉林大学、内蒙古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以及我校的8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议中国古典学术的传承、转化与创新。

      庞立生在致辞中表示,东北师范大学在“三古”(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领域学脉绵长、底蕴深厚。当前,学校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推出了一系列重要改革创新举措,着力推动传统优势学科焕新升级。他鼓励相关学科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以学术创新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战略部署。杜桂萍回顾了我校中文学科在引领和带动东北地区“三古”学术繁荣和中文学科建设发展中的作用,期待会议关于“守正”与“开新”的最佳平衡点与创新路径的探讨,为“三古”研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王确表示,本次论坛以“两个结合”为指导思想,旨在推动“三古”研究守正创新,促进传统人文学科的当代转化与跨学科对话,深入探讨其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引领中文学科自强不息、再创辉煌,以学术繁荣坚定“四个自信”。开幕式由文学院王春雨教授主持。

      会上,杜桂萍、杨庆存、张永清、钟进文、周兴陆、米彦青、马大勇、徐志伟等专家,围绕中国古代文学的世界性、经典性与当代价值,中国古典文献的整理、发现与阐释新探,古代汉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前沿,中国古典资源在现当代文学中的转化与再造,“三古”的跨学科方法与实践,“三古”与中文学科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既体现了传统学术的深厚底蕴,又展现了学术创新的前沿动向。

      本次论坛为全国“三古”研究学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展现了我校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方面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初审:徐 萌

复审:武 昕

终审:沈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