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

发布时间:2025-09-13 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 网络编辑:张弘毅 浏览次数: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提出殷切希望,并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我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高瞻远瞩、情真意切,不仅是对全国特岗教师的巨大鼓舞,更是对全国教育工作者的深切勉励。作为师范大学,肩负培育两代师表的使命责任,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牢记殷切嘱托,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为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东师力量。

  校党委书记李忠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回信,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饱含着对教师队伍的关心关爱和殷切期望。东北师范大学从延安走来,红色基因是我们的鲜亮底色,在近80年的办学历程中,我们始终把党和国家的需要作为学校办学的方向。我们要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学校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回答“教育强国,师范何为、东师何为”的时代命题,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师范大学。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总书记的期待,主动应对新时代师范教育新挑战,准确把握新时代师范教育新内涵,探索新时代师范教育发展新路径,发挥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两代师表共育,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之才,为教育强国建设培养越来越多扎根一线的卓越教师和人民教育家。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徐海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回信情真意切、催人奋进,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师范大学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以高质量教师队伍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助力全民素养提升、推动科技创新,全面提升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能力,已经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时代使命。东北师范大学作为“人民教师的摇篮”,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不断赓续“强师报国、求实创造”的东师精神,紧紧抓住教师教育创新机制改革试点新契机,积极探索符合新时代需要的教师教育模式,构建学科素养、教育素养、数智素养、人文素养交互联动、转化融合的创新型卓越教师培养规格体系,引领教师教育转型升级,培养更多创新型卓越教师和未来教育家,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教师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秦春生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与关怀,不仅肯定了一线教师扎根基层、潜心育人的奉献精神,更彰显了教师作为教育之本和强国之基的时代使命。我深刻认识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价值观的塑造者,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我们所培养的师范生,将来大多走上讲台,其专业素养、教育情怀与育人能力,直接关乎基础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我们要坚守育人初心,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着力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卓越教师;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强化师范生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为构建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推动乡村振兴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文学院院长、教授王春雨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既是对教师在教育事业中根本性地位的再次重申,也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深切期望。总书记希望广大教师“继续坚守教育初心,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这要求我们在教育理念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既要有学识的广度,也要有教育的深情;既要有专业的高度,也要有为人师表的温度。总书记寄语教师“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不仅要塑造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创新精神,更要锻造他们的远大抱负、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化学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孔洁珺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充分肯定了人民教师的情怀和担当,深切勉励广大教师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这是对全国教育工作者的激励和期望。东北师范大学始终坚持两代师表共育,作为基层学院党委书记,我将以回信精神为指引,锚定化学一流学科建设,带领学院教师学习传承教育家精神,深耕教学,潜心科研,不断提升师德修养和教育能力,努力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同时,聚焦师范生成长发展,以培养创新型卓越教师为目标,教育引导学生立志以“大先生”为榜样,厚植爱国情怀,坚定教师职业信念,加强知识学习,强化本领技能,主动担当育人使命,接好教育强国接力棒。

  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苏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肯定了特岗教师扎根三尺讲台、潜心耕耘、投身乡村教育所作出的贡献,并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殷切期望:坚守教育初心,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乡村振兴和教育强国建设再立新功。回信虽简短,但内涵丰富,既让教师体会到职业荣誉感,又将教师个体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为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深刻领会回信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回信精神融入课程教学中;提升育人本领,革新教育理念与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将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聚焦国家重大需求,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冯云鹏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高度肯定了广大教师潜心育人、无私奉献的担当精神,深刻阐释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核心要义,为全体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从海外求学至归国任教,我始终坚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从事细胞生物学教学和科研的九年里,我深切体会到,教书育人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价值的引领和心灵的塑造。我们面对的是未来的科学家和建设者,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将科研探索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家国情怀。我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断提升教学科研能力,用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努力为教育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政法学院202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陈为表示,作为一名公费师范生,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使我深受触动、倍感鼓舞。回信不仅是对特岗教师群体的高度肯定,更是对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许。字字千钧、温暖有力,为我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征程注入了坚定的力量。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从校园走向讲台,不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使命的接续。我深知,选择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便意味着选择了责任、奉献与担当。我将以回信精神为指引,铭记“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深刻内涵,以千万优秀教师为榜样,锤炼育人本领,涵养师者匠心,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时代强音,把最热忱的青春献给最光辉的事业。

  数学与统计学院202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优师计划)专业本科生马铭雅表示,我是一名“优师计划”师范生,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总书记勉励大家,要坚守教育初心,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用心用情呵护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教师的殷切期望,更是我们奋斗的方向。特岗教师不畏艰苦、扎根基层,用奉献照亮乡村孩子的未来,是我们师范生学习的榜样。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为指引,以特岗教师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坚守扎根基层教育的初心,矢志成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为乡村教育振兴与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服务于重庆市巴南区鱼洞南区学校的郑昊泽表示,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校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全体成员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重要回信并引发热烈反响。回信既是对投身乡村教育事业特岗教师的勉励,也是对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全体支教团成员的期许。我们将一如既往以总书记的嘱托为导向,在基层一线教育岗位,在祖国需要我们的地方,持之以恒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弘扬教育家精神。在三尺讲台上,不忘“勤奋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四有”好老师的要求。以母校的培养和教育为基础,讲好东师故事,传播东师声音;以青春和奋斗为底色,接续书写属于青年教师的时代篇章。

初审:武 昕

复审:沈 迪

终审:李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