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由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和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联合举办,我校承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以下简称《学位法》)实施核心问题第三次研讨会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教育类、艺术类专业学位实践成果的形式与评价”。会议面向全国线上同步直播。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肖甫,综合处处长马玲线上参会。肖甫在致辞中指出,在《学位法》出台一周年之际,全国研究生教育战线相聚东北师范大学,聚焦《学位法》实施中的重要问题碰撞思想、交流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他对贯彻落实《学位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始终高度重视学位法的贯彻落实工作;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全力确保毕业季学位授予工作有条不紊;三是凝聚思想共识,推动成果转化落地。

我校副校长邬志辉在致辞中表示,《学位法》的实施对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自《学位法》颁布以来,东北师范大学将贯彻落实《学位法》列为年度重要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学习研究部署,形成了系统性方案。针对专业学位实践成果形式与评价这一问题,期待通过本次会议与兄弟高校共研、共商改革良策。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原一级巡视员唐继卫作题为“贯彻落实《学位法》,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特邀报告。他指出,《学位法》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继承和发展,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关键抓手,并对贯彻落实《学位法》提出三点意见。一是深刻把握颁布实施《学位法》的重大意义,《学位法》作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战略制度,是撬动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点。二是充分认识贯彻实施《学位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成果的形式和评价是难点,包括学校教师存在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的观念、学位论文形式比较单一、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滞后等问题。三是以贯彻落实《学位法》为契机,全面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全国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英华,全国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体育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刘东锋,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刘铁芳,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央音乐学院学位办公室主任宋慧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MFA中心主任邱章红,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研工部部长、学科建设处处长王一飞依次和我校研究生院负责人分享了关于教育类、艺术类专业学位实践成果形式与评价的实践经验。

在讨论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和高校代表就专业学位实践成果的形式与评价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推进《学位法》顺利实施积极建言献策。
初审:谭海洪
复审:徐 萌
终审:沈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