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我校附属中学开展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战“疫”主题讲堂活动

发布时间:2020-03-16 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网络编辑:谭海洪 浏览次数:

  近日,我校附属中学抓住抗击疫情背景下一体化思政铸魂育人的教育契机,积极开展“抗疫情思政铸魂,一体化立德树人”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战“疫”主题讲堂活动。

  思政铸魂助力。我校附属中学思政建设因事而化、与时俱进。在学校党委、学校领导班子的统一部署下,附中校长邵志豪、青华学校校长姜远才亲自筹谋、规划、设计、推进,在坚持开全、开齐、开好思政课的基础上因势而新,开展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战“疫”主题讲堂的主题教学活动,将“思想政治云课堂”和“抗击疫情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的工作,综合统筹小学部、初中部和高中部重点开发一体化抗击疫情主题思政课:小学低年级开设一堂生态文明课、小学高年级开设一堂法治素养课;初中一年级开设一堂公民责任课、初中二年级开设一堂理想信念课;高中一年级开设一堂制度自信课、高中二年级开设一堂文化自信课。在小初高不同学段讲好疫情防控这堂生动的思政课,进一步教育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激励学生在抗击疫情中勤学修德、明辨笃行。

  一体需要集体。小学部杨梅校长、初中部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郝淑霞老师、高中部政治教研室宋旭光主任带领组内老师群策群力,小初高的道法教研室、思政教研室、名师工作室立足全民抗击疫情团结行动,制定网络思政课教学实施方案,积极开展疫情防控专题教学研究,深入挖掘疫情防控育人元素,把疫情对思政课教学的挑战转化为思政课教学创新的契机,发挥教研组的整体优势和组织功能,探索小初高“同备一堂课、共听一堂课”的教学实践,切实推进课程建设。

  育人首先育己。各校区思政课教师互联互通、同心同行。在学校和学科组的整体指导下,老师们聚焦“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深入学习党和国家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广泛搜集抗击疫情事迹事例,优化抗击疫情主题思政课的资源供给。在小初高三个学段思政名师的指导下,反复打磨,力求讲好感人故事,用好典型事迹,做好舆情解读,上好战“疫”思政课,利用抗击疫情的真实情景情境,及时把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转化为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在加强对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引领、精神激励、科学普及、心理疏导等方面敢为、乐为、有为。

  在作为中统一。一体化战疫思政课凝聚共识、彰显特色。小学部的李婷婷老师和阚亚倩老师,分别以《野生动物与我们》和《守法担责 共度时艰》为题,引导孩子们关心自然、学法守法。初中部的孙佳妮老师和王慧老师,分别以《抗击疫情中的单音与和声》《同情相成 日亲相近——抗击疫情中的公民权利》为题,让初中生通过合作探究、自我反思、观察记录等方式,认识此次疫情中的身边人和身边事,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中部的田雪玲老师和刘强老师则分别以《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和《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为题,通过梳理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们亲身参与、经历、见证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管理实践以及党和国家采取的积极、灵活、果断的应对措施,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四个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外,我校附属中学始终坚持素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疫情期间,各校区的美术、书法教师进行线上美育课程学习模式的探索。具体分为两个系列:第一系列是教师基于常规课程内容录制视频课程,学生线上学习,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第二系列是以书画形式宣传抗“疫”知识,聚焦抗疫现实,记录抗疫“战士们”的大无畏精神和家国情怀,潜移默化育人。

  人民网等媒体对我校附属中学积极推进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战“疫”主题讲堂活动的相关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