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疏导疫情对广大民众心理造成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和吉林省的有关号召,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精心组织设计,开展心理“防疫”,筹建了“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疫情心理支持网络服务平台”,并于2月1日正式开通服务,面向广大高校师生和人民群众开展疫情相关的心理危机干预与服务工作。
在全国人民共同投入的这场防疫斗争中,各地防疫战线工作者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受疫情影响地区的普通民众也存在着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急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1月28日,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发挥教育系统学科和人才优势,面向广大高校师生和人民群众开展疫情相关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我校党委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号召各相关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幵展扎实有效工作,为心理“防疫”提供高校的有力支持。作为吉林省心理学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专业单位,我校心理学院主动承担责任,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经过紧张筹备,搭建了“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疫情心理支持网络服务平台”,为防疫一线工作人员、患病人员、正在被隔离观察的人员、康复患者、受感染人群的家属和亲朋好友、普通民众等提供心理支持服务,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为做好此次心理支持服务工作,心理学院组织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工作,招募我校专业教师和有心理学学科基础、有咨询经验的优秀硕博 研究生组建志愿者队伍。目前,已招募心理专业教师29人,其中,心理学院教师22人、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教师3人、毕业校友3人,吉大医院心理科医生1人;招募心理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96人,全部来自我校心理学院。随后,心理学院全力开了志愿者培训工作,目前已经由心理学院专业教师义务开展15场培训,从职业伦理、服务技术、辅导技巧等方面对志愿者开展全方位培训,确保为疫情期间的网络心理辅导提供专业扎实有效的服务。平台开通后,网络心理咨询辅导服务每天将从早上8:00幵始到22:00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