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读懂中国·寄语青春”访谈纪录片首映典礼暨专题报告会

发布时间:2019-11-26 供稿单位:校团委 撰稿:李金地 摄影:张文杰 网络编辑:徐萌 浏览次数:

  11月24日,校关工委、校团委联合举办“读懂中国·寄语青春”访谈纪录片首映典礼暨专题报告会。原校关工委主任周敬思,校关工委主任杨忠,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马晓燕,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津,副主任宋桂瑛、冯绍武、许林书,学校全体团干部,2019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全体学员近400人参加了活动。

  会上,播放了周敬思“读懂中国·寄语青春”主题访谈纪录片,并请周敬思作了专题报告。报告中,周敬思结合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建设发展历程,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以不容争辩的史实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他结合学校发展历史,讲述了学校在不同时期始终把国家的需要当作办学选择、始终坚持高举为基础教育服务大旗的使命与担当,诠释了东师传承红色基因的办学初心。他希望广大学生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青春时光中努力学习,将自己的青春梦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随后,播放了杨忠“读懂中国·寄语青春”主题访谈纪录片,并请杨忠作了专题报告。他结合自身经历,与大家分享了少年寻梦、青年追梦的成长故事,启发学生早日立志、勤奋学习;结合四十余年的从教经历,介绍了教师要“先学、先思、先用、先知、先信、先行”的为师经验,分享了“为师难,道幽眇,学无涯,求索不辍,育人悦,德为本,能至上,身体力行”的为师心得。他寄语广大青年学生,希望青年一代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知行统一、学用并重、务实创新,既要有国际视野,又要有家国情怀,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最后,马晓燕作了总结讲话。她代表学校党委对关工委老同志们推动学校发展、助力思想育人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要充分发挥学校老同志的政治优势、理论优势、经验优势,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把准要求,不断完善关工委、共青团“老少共建、合力育人”的联动工作机制。同时对同学们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希望青年学生要以老同志们为榜样,深入领会他们忠党爱国、矢志不渝的精神,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成长为脚踏实地、志存高远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学习老同志们抢抓机遇、勇挑重任的品质,准确把握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认清新时代青年肩负的历史责任,勇担青春使命,练就过硬本领,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三是学习老同志们艰苦奋斗、永不懈怠的品格,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勇于探索真知、求真务实,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成长为勇于砥砺奋斗的青春奋进者。

  “读懂中国·寄语青春”系列活动是校关工委、校团委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重要举措。活动深入挖掘宣传我校“五老”参与学校建设的奋斗历程、感人事迹和真实感悟,促进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学校校史,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