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师在中国地理学会110周年纪念大会上荣获科学技术奖

发布时间:2019-11-05 供稿单位:地理科学学院 撰稿:宋飏、毕丽红 网络编辑:王晓、闫异佣 浏览次数:

  11月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2019 年中国地理学大会暨中国地理学会成立 110 周年纪念活动”开幕式颁奖典礼上,我校地理科学学院93岁高龄的退休教师景贵和教授荣获“2019年度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终身成就奖”,地理科学学院白娥教授荣获“2019年度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青年科技奖”。

  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由中国地理学会设立,其中“终身成就奖”旨在表彰年龄在75岁以上、为我国地理学科研和教学工作做出杰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和教育工作者,是中国地理学界的最高荣誉,本年度全国共有5位地理学家获此殊荣;“青年科技奖”为表彰奖励在国家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地理学家,促进地理科技人才成长而设立,本年度全国有共有10位青年地理学者获此殊荣。

  景贵和教授,1926年12月生于河北昌黎,为我校地理科学学院退休教师,作为我国第一批接受综合自然地理系统教育、并在东北地区开展相关教学的学者,是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的开创者,在自然区划研究、景观生态学引介、土地自然分类、生态工程研究、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出版多部著作和高水平论文,完成了我国第一个景观生态方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中西部沙化土地的景观生态建设”,出版了第一部景观生态学应用著作《吉林省西部沙地景观生态建设》,由其编著的《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材被国内众多地理学专业所采用,是我国综合自然地理教育的里程碑,研究成果获得了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我国自然地理学科构建、地理人才培养和地方生态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白娥教授,为我校地理科学学院院长,从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全球变化研究,在氮素循环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反馈机制等方面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绩。201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14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同年成为科技部青年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15年获得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迄今共主持(含完成)7项国家级项目,另外主持两项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 Global Change Biology等国际主流期刊。迄今发表SCI论文60余篇,担任SCI期刊Biogeochemistry副主编、两个SCI期刊编委、以及两个中文期刊编委。曾先后两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