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部举办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及建设经验高端论坛”。学校党委副书记王延出席了论坛开幕式。来自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我校等兄弟高校、科研机构和学术刊物的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了论坛。开幕式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部部长庞立生主持。
此次论坛分上午和下午两个时段先后进行,旨在围绕党建二级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相关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专业前沿问题,与来自全国各院校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探讨,共同推动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论坛开幕式上,王延代表学校致辞。他首先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从办学定位、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详细阐述了学校“双一流”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近些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并对党建二级学科的设置情况和未来的建设思路作了说明。最后,王延希望,通过举办这次全国性学术论坛,加强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打造学科建设平台,共同探讨党的建设新思想、新要求、新方法,在交流合作、百家争鸣的氛围中提升党建学科的科学化水平。
上午论坛中,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商志晓教授围绕“党建学科怎样建设、怎样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教授从多个角度全面考察、系统建构五四记忆的多重面相、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晓强教授基于建国70年来党的作风建设历程提出了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六点创新。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林绪武教授以党报党刊为切入点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党的建设的心得和体会。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任晓伟教授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的原创性贡献。辽宁师范大学副校长苑晓杰教授提出要重视党的建设的经验教训,把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把党史作为必修学科。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宗礼教授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以及党自身成长发展等理论逻辑出发追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部李婧教授梳理了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历程,提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等五点经验。上午论坛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部党委书记孟宪生教授、副部长段妍教授主持。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部田克勤教授和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韩喜平教授作点评。
下午论坛中,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怀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副院长周良书教授、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汤志华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国胜教授,以及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部党委书记孟宪生教授、刘世华教授、孙成武教授分别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几个问题”“历史与政治:党建学科化的两个取向”“中共南方局与桂林抗战文化城的形成”“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概念的话语建构”“建设21世纪中国共产党对外话语体系的思想理路”“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对新中国国家认同的构建”“党内政治文化与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问题的思考”的报告。下午论坛由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波教授和《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高级编辑、副编审陈娟主持。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教授和吉林省社科联副主席刘亚政教授作点评。最后,段妍作了论坛总结性发言。她表示,举办此次论坛共同探讨党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及党的建设前沿问题,对于开展党建研究,深化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