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隆重举行“壮丽七十年,奋进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题晚会

发布时间:2019-09-27 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 撰稿:顾佳宁 摄影:张文杰、张琦 网络编辑:王晓 浏览次数:

  926日,音乐学院净月音乐厅内鼓乐齐鸣、欢歌如潮,壮丽七十年,奋进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题晚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党委宣传部、校工会、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音乐学院联合主办。学校党委书记杨晓慧、党委副书记王延、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马晓燕、副校长韩东育、副校长王占仁、校长助理薛利锋,部分机关部处、学院(部)相关负责人与广大师生一同观看了演出。

  晚会伊始,王延代表学校发表致辞。他说,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创造了亘古未有的人间奇迹,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壮丽诗篇。新中国的七十年也是东师在探索中发展、在改革中奋进的七十年。七十余年来,我们弘扬“强师报国,求实创造”的东师精神,践行“勤奋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高举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大旗,扎根中国大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祖国各条战线输送了无数杰出的人才。刚刚结束的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为全体东师人提出了“深化内涵发展,固本提质拓新”的明确目标,绘就了美好蓝图。站在新的起点,每个东师人都应积极投身伟大时代,将祖国装在心中,把责任扛到肩上,在国家繁荣发展的时代洪流中,用奋进之笔描绘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的美好明天,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丽篇章。他说,本场晚会旨在以文艺的形式来讴歌伟大的祖国,激励我们铭记红色历史,继承优良传统,弘扬革命精神,踏着先辈的足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力奋斗。

  唯美的旋律洗涤着凉爽的秋日,欢快的乐曲荡漾在净月的夜空。晚会在《东北师范大学校歌》慷慨激昂的歌声中拉开帷幕,本次表演的11个节目汇聚了合唱、舞蹈、朗诵、民族器乐等多种表现形式。参加本次晚会的既有奋战在工作一线的教职工,还有已经退休仍心系学校的老同志,以及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师生同台,用优美的歌声、动人的舞姿,抒发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歌声嘹亮,弦歌奏唱颂祖国。教职工文艺协会合唱团和音乐学院学生合唱团带来的合唱《忆秦娥﹒娄山关》《祖国颂》气势昂扬,讴歌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祖国和人民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开拓进取、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表达了对党无限忠诚、永远跟随党的决心和信心。离退休工作处老年大学合唱团和音乐学院的合唱《追寻》,用歌声重温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东北师范大学青年交响乐团演奏的《我的祖国》,饱含深情的旋律,表达了人们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

  舞姿翩翩,深情演绎谱华章。音乐学院的朝鲜族鼓舞《长白又一春》舞姿优美,表现了尊师重道、铭记师恩的深切情怀。教职工文艺协会舞蹈团的舞蹈《红太阳照边疆》,体现了延边人民斗志昂扬,军民团结建设边疆的美好图景。音乐学院倾情奉献的舞蹈巨制《鸡毛信》,用精湛有力的肢体语言向革命期间英勇无畏、前仆后继,用鲜血扭转乾坤,用生命铸造凯歌的战地情报员致敬。教职工文艺协会舞蹈团和健身舞团带来的民族舞蹈集锦《各族儿女颂祖国》展示了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携手奋进新时代的美好愿景。音乐学院极具北方特色的舞蹈《冬日里的红彤彤》,用铿锵的舞步,诠释北方男儿的壮志满怀。

  旋律悠扬,激情昂扬促奋进。教职工文艺协会民乐团和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带来的民族器乐合奏《庆典序曲》,奏响了悠扬动听的民族旋律,勾画出一幅节日庆典、盛世祥和的图景。传媒科学学院的诗朗诵《时代楷模 郑德荣》,讲述了被誉为红色理论家的郑德荣教授,用对党始终如一的赤胆忠诚,来践行和丰富自己的家国情怀。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武术表演《中华武魂》,一招一式,诠释中国文化,体现东师学子蓬勃向上的精神。

  晚会的最后,校领导登台与师生合唱《歌唱祖国》,台上的演员与台下的观众尽情挥动着手中的红旗,庄严鲜艳的五星红旗汇成一片红色的海洋,全场观众用深情的歌声礼赞祖国母亲七十华诞,整场晚会在高亢嘹亮、激情澎湃的歌声中圆满落幕。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新起点上,东北师范大学全体师生将凝心聚力,携手共进,奋力开创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新征程。

  附:晚会全程视频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