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材料》报道我校化学研究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9-09-29 供稿单位:化学学院 撰稿:田宇阳 摄影:龙安靖 网络编辑:王晓 浏览次数:

  近日,我校化学学院朱广山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Synergic Catalysts of Polyoxometalate@Cationic Porous Aromatic Frameworks: Reciprocal Modulation of Both Capture and Conversion Materials”(“多酸和离子型多孔芳香骨架复合材料的协同效应:吸附位点与催化位点的互惠调节”)在国际顶级材料类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IF:25.809)上发表。该工作由朱广山教授研究团队和王晓红教授研究团队合作完成,我校博士生宋健、李月为共同第一作者,田宇阳副教授和朱广山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新型催化剂的合理设计是合成化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在温和条件下开发高效、高转化率、高反应速率的非均相催化剂是实现绿色化学和能源可持续化的关键。但是,催化活性中心在多孔载体内的负载通常会导致材料比表面积的下降,降低催化剂的活性。有鉴于此,化学学院朱广山教授团队选择了一种阳离子多孔芳香骨架iPAF-1作为多孔载体,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将一系列具有氧化活性的多酸阴离子引入到材料中并进行了氧化脱硫催化实验。由于多酸阴离子对iPAF-1的骨架结构产生影响,导致负载后的复合材料转变为“微-介孔”多级结构,极大地促进了反应底物的扩散。同时,iPAF-1对于有机硫化物的特异性吸附也进一步提高了多酸阴离子的催化活性,使得该复合材料催化剂表现出了明显的协同催化效应。此研究工作为多孔芳香骨架材料设计合成及其在环境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附:《先进材料》报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