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全国预科教育教学模式与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暨东师预科开放日活动”

发布时间:2019-05-15 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 撰稿:刘涛 摄影:张文杰 浏览次数:

  5月10日至11日,全国预科教育教学模式与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暨东师预科教育开放日活动在我校成功举办。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长生建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社长刘捷,校党委书记杨晓慧、党委副书记王延,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张景萍,国际汉学院院长金晓艳、书记王百元及来自全国83所高校的专家,教学、管理负责人及一线教师与我校师生近200人参加此次研讨会与开放日活动。会议由王延主持。

  会上,杨晓慧致辞。他首先对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一直以来对于我校给予的信任、预科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对于预科教学及此次会议提供的帮助表示感谢,同时对83所大学的参会代表来到东北师大表示欢迎。他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年来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他以生动的语言阐述了东北师范大学红色基因传承的历史,始终将国家的需要作为东师第一选择的使命担当。杨晓慧表示,未来东北师大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办好预科教育,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大外交战略”的实施,作出我们的贡献。

  生建学在讲话中强调,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生预科教育工作从无到有,已经建立起自身独特的教育模式、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考试体系及大纲、管理制度等。当前要深入围绕“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开展工作。因此,各高校要支持各预科院校教师参与到预科教育教学模式研讨与教学资源建设工作中。东北师范大学多年来预科生培养质量稳定,成效明显,此次开放日活动对于全国其他预科院校来说有着很好的示范作用和引领效应。

  刘捷作为合办此次研讨会的代表,介绍了外研社的40年来办社理念与出版成果。他表示,经过近两年的打磨与试用,由东北师大主编的适用于短期强化教学的预科汉语系列教材《学在中国》顺利出版。外研社希望以教材出版为契机,搭建预科教育院校学术与教学研讨平台。

  随后,中山大学周小兵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杨玉玲教授,我校国际汉学院副院长刘涛副教授等分别作了学术报告。当日下午,我校预科部教师王斯璐、林柱、赵美威分别现场示范了东师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与会专家、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预科教研室主任许涓,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学院预科部主任修美丽,对示范课进行了点评,一致认为东北师范大学预科教育教学之所以能够质量稳定,正是在于预科教师团队对于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并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最后,我校预科教育负责人回答了与会代表的提问。

  为做好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生外国留学生预科教育工作,促进培养院校与接收院校之间的沟通与衔接工作。5月10日下午,来自全国26所大学50余名代表参加了国际汉学院预科部举办的首届东师预科教育开放日活动。活动由刘涛主持。张景萍致辞,预科部负责人就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学习情况,向各校代表做了汇报,对各校衔接工作提出了建议。随后,各校代表与自己学校的预科生们进行了见面,介绍了各自学校的要求,鼓励预科生们努力学习,通过全国预科结业统一考试。金晓艳、王百元参加了此次见面会。此次见面会实现了接收院校了解预科教育的目的,促进培养方与接收方的沟通与衔接。参会代表对我校预科教育的成绩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全国预科教育教学模式与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暨东师预科教育开放日活动是我校多年来国际化发展步伐中的大事,此次活动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对全国预科教育以及汉语短期强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产生深远影响。同时,提高了我校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