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外国语学院邀请,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兼首席专家李宇明教授做客“东北大讲堂”,为师生作了题为“世界知识的中文表达问题”的学术报告。
活动期间,学校党委书记杨晓慧、校长刘益春、副校长王占仁分别与李宇明教授亲切会面。报告会前,刘益春向李宇明教授颁发了我校“兼职教授”聘书。来自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汉学院近150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社会科学处处长王春雨主持。
李宇明教授在报告中首先指出语言的功能是帮助发现世界、描绘世界、适应世界,并提出了语言的六大功能分类体系设想,进而提出20种/200种的语言能力建设构想。他认为,我们现在面临着两大课题:世界知识的中文表达,即向中国讲好世界故事;中华文化的世界表达,即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这两个问题互有关联,而面对中文在国际学界“边缘化”的问题,我们更应该思考“世界知识的中文表达问题”。
李宇明教授强调,解决世界知识的中文表达问题十分不易,须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不能因其不易而不思、不言、不行,更不能轻言放弃。他提出三种应对之策,一是提高全民的外语能力;二是努力发展以中文为轴心的20个语种自动翻译技术,完善信息获取与推送的现代知识工程,让中文成为国人获取知识的“路径依赖语言”;三是通过政策支持建立“中文自信”的学术评价体系,提升中文文本的国际声望,这是更为根本的打破语言藩篱之策。
在互动环节中,李宇明教授就报告内容及师生们关心关注的话题与在场听众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整场报告站位高远、视野宽阔、观点深邃、表述生动、启发性强,很多观点既新锐朴实,又高屋建瓴,令师生们耳目一新。报告指导性强,既有学术思路的点拨,也有学术方法的引领,受到与会师生的热烈欢迎。王春雨向李宇明教授颁发了东北大讲堂讲座纪念证书。
李宇明教授曾任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