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发布时间:2021-04-22 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网络编辑:徐萌 浏览次数:

  4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清华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东师广大师生之间引起了强烈反响和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将时代责任扛在肩上,将理想信念融入灵魂,将祖国和人民牢记心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奋斗!

  化学学院党委书记李鹏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饱含了他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殷殷嘱托。我们高校教师要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以“四为”为育人目标方向、以“四个面向”为科研价值取向,以“四个相统一”为行为指向,守牢教育教学阵地,潜心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部副部长李爽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要“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这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重要遵循。思政课教师要立志成为引领学生思想成长的“大先生”,就要以身垂范、言传身教,始终葆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定追求;就要整体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政育人规律;就要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着力于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一流人才。

  政法学院教授李红权表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师范大学,作为教育者的大学教师,要心怀“国之大者”,对标对表四有好老师标准,以身传教、以身立德,引导学生传承东师红色基因,坚定四实品格,树立担当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重任的远大抱负,立志扎根中国大地,在新百年征程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教育学部教师张敬威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讲话,“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将教师于教育事业、人才培养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新的高度。教师工作事关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青年教师,我认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一批“好老师”,就要遵循“三要”:一是要成为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大先生”;二是要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研究真问题,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要,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要在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过程中始终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经济与管理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杜静文表示,为了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要坚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就要从教育体系、师资力量、学生素养等多个方面共同着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着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方阵。以完善的教育体系,通过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培养出能够坚持脚踏实地、勇攀知识高峰、承担时代重任的新时代共产主义接班人。

  传媒科学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葛光和表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一年。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要从高等教育着手,坚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只有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为目标,着重发展高等教育体系,提高师资力量,坚持追求一流,才能够培养出能肩负起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心理学院2017级本科生麦尔比耶姆·伊敏表示,总书记的讲话让我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我们新一代青年的殷切期望,更是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我们这一代青年责任的重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而作为新一代青年、作为新时代的师范生,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练就过硬的本领,成为党和国家需要的高水平人才,为党和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