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师成功获批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发布时间:2018-11-14 供稿单位:社会科学处 撰稿:魏琳娜 网络编辑:牛超宇 浏览次数:

  日前,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正式公布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标名单。我校文学院刘建军教授投标的《拜占庭文学的文献翻译与文学史书写》,日本研究所陈秀武教授投标的《东亚历史海域研究》分别成功中标,总资助经费160万元。本年度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的中标是自2006年至今我校在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年度同时中标两项。

  文学院刘建军教授获批的《拜占庭文学的文献翻译与文学史书写》是他继2011年的《百年来欧美文学中国化进程》之后主持的第二个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拜占庭文学的研究,在我国文学界一直处于极为薄弱的状况,不仅缺少文学文本的翻译和介绍,其国外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国内也不多见,至于拜占庭文学发展的流程和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特色,国内也很少涉及。该项目就是要通过整理、翻译一批纯文学意义上的拜占庭文学的经典文本;翻译和注释一批重要的国外关于拜占庭文学批评和研究的文献;编撰一部较为详实的拜占庭文学年表;写作一部中国人撰写的拜占庭文学史,来填补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空白。这一项目的获批,将会更进一步促使我校的外国文学研究,尤其是欧洲中世纪文学方面的研究,特色更为鲜明,影响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将会对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乃至欧洲文学史的写作,拓展出新的领域和话语范畴。

  日本研究所陈秀武教授获批的《东亚历史海域研究》中,他首次提出“海上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以东亚历史海域为着眼点,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重点探讨“东亚历史海域‘海上命运共同体’的发生、衍变、异化及未来走向”这一核心问题,并将这一概念以哲学化的方式作以更加深刻地阐释。在构建东亚历史海域“海上命运共同体”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对东亚历史海域世界的发展规律和相关国家战略环境演变、“海上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自身规律以及“和谐共生”对中国海洋强国建设作用机理进行分析,为中国海洋强国建设和开拓北极航线提供战略策略。

  本年度我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取得的突破,是贯彻落实我校《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决定》的文件精神、加大重大项目培育力度的重要成果,重大项目的取得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我校“双一流”学科建设,推动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