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发布时间:2020-10-26 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撰稿:佟雪 摄影:张琦 网络编辑:徐萌 浏览次数:

10月23日,学校召开校级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2020年第六次集体学习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校级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学习会。会议由党委书记杨晓慧主持。

会上,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柏维春作了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的辅导报告。他指出,此次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既是例行讲话,也是针对性极强的讲话。“例行”是因为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如何提高干部队伍素养发表了12次讲话,每次讲话均有不同主题,可见党和国家对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针对性极强”主要是指此次讲话提出的时机具有特定性、群体具有指向性、话题具有导向性,为年轻干部如何在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明了方向。随后,柏维春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历次针对干部队伍建设的讲话,分别从基本内涵、时代意义、实践路径三个方面,为与会人员解读了“七种能力”。他说,坚守政治信仰和政治忠诚的能力是核心,有了过硬的政治能力,才能做到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领会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提升调查研究能力的紧迫性是提高工作本领、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做到当下服从长远、局部服从大局、地方服从中央、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和集体,是科学决策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勇气、决心、热情、科学、尊重、创新、协调是提高改革攻坚能力的突破口;下好防范风险的先手棋,打好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有准备之仗是提高应急处突能力的关键;政治上有群众立场、认识上有群众观点、行动上走群众路线、结果上维护群众利益是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必要准备;做到务实、求实、狠抓落实,是提高抓落实能力的保障。最后,柏维春表态说,未来学校组织工作一定以提升“七种能力”为根本,坚持问题导向,努力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好干部。

在交流发言阶段,党委副书记、校长刘益春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领导干部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根本遵循。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学校改革发展中的“变”与“不变”,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有针对性地提高干工作、破难题的能力,围绕一流学科建设这个核心,想实招、干实事、求实效,不断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对外合作交流、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改革突破;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把干事热情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着力破解评价体制障碍和瓶颈性问题,激发校院以及各学科的办学活力。随后,中心组其他成员分别结合自学,谈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杨晓慧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面对外部复杂环境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艰巨任务,干部能力是否跟得上,关系事业成败、关乎发展全局。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期均对提高干部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充分体现出坚持问题导向,一以贯之的思想。突出表现在,此次提出的“七种能力”是对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增强执政能力的“八个本领”的深化落实,在能力提升方面的要求更具体、更有针对性。下一步,全校领导干部要在学校事业发展中落实“七种能力”,将“七种能力”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相结合,与做好巡视整改工作相结合,直面问题,破解难题,持之以恒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充分总结“十三五”经验的基础上,科学谋划“十四五”,以勇于担当作为、善于攻坚克难的精神,奋力开启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