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萌 学生记者 高源
“为奖励做到就餐光盘的同学,餐厅每天限量发放酸奶1000份,先‘光’先得,送完为止!”在餐厅的醒目位置摆放的这则“广告”,成功吸引了张同学的目光,她这次吃得格外干净,在餐具回收区,她凭空盘空碗,顺利领到了食堂工作人员奖励的酸奶。
近日,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精神,培养学生“俭以养德”的品质和“勤俭节约”的习惯,引领校园文明新风尚,学校饮食服务中心在后勤保障部党委统一部署下,建立行动方案,强化监督管理,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工作,可谓是妙招连连,颇具成效。
宣传在身边,节约记心间。“一米一粟当思来之不易,爱粮节粮须知人人有责”“粒粒粮食,滴滴汗水”……为做好宣传,饮食服务中心在两校区食堂明显位置悬挂条幅、张贴海报、摆放展板,利用LED屏幕播放倡导节约主题宣传片,在餐桌桌角粘贴节约标识;在收残管理环节,组织学生志愿者提醒同学避免浪费;通过学生座谈会、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公告栏等渠道向学生推送相关内容,鼓励学生们主动参加浪费随手拍等节约形式的活动……“这些生动的宣传手段能够随时随地提醒师生适量点餐、制止浪费,让每个人都成为节约粮食的坚定践行者、宣传者、监督者,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勤俭节约的良好氛围。”饮食服务中心主任徐凤德介绍说。
饭菜选小份,“光盘”更轻松。“半份菜更实惠还能吃饱,一次可尝多种菜,小份菜对减少浪费太有帮助了!”文学院黄同学说。根据我校女生数量比例高、饭量小的特点,饮食服务中心建立科学供餐服务体系,注重膳食和营养搭配,实行大小份、半份、拼菜和自助等形式多样的供餐方式,同时在餐厅售餐窗口处张贴菜品价格,以便于学生自由选餐。“对于档口售卖的像水煮鱼、麻辣香锅等不便于实施半份菜的窗口,我们挨家沟通,鼓励他们引导学生‘吃多少买多少,不够再点’”。
节约有奖励,“光盘”能领奖。“今天因为光盘得到了一盒酸奶!”“节约粮食而得的饮料更好喝!”自“光盘行动”实施以来,学生们的朋友圈中经常晒出自己的“光盘”和食堂奖励的小奖品。为激励师生践行“光盘行动”,饮食服务中心投入3万余元,购置酸奶、饮料、水果等,利用15天时间在本部和净月校区的各餐厅收残处设置奖励发放处,学生凭空餐盘就可以领取。“来就餐的学生们基本都能得到小奖品。通过这种方式,大家打菜和就餐的时候就会更加注意,也就避免浪费了。”
管理科学化,后厨有办法。在食堂后厨,几名工作人员正在认真地分拣芹菜,茎的部分准备炒菜,菜叶部分也没有丢掉,经过厨师的巧手烹调,就可以做成可口的小咸菜。为从源头上避免浪费,饮食服务中心加大厨房管理力度:通过对窗口和收残处进行测评,掌握师生对菜品的满意度,及时淘汰师生不喜爱菜品,减少食物浪费;通过菜品创新、传统节日食品和风味小吃进餐厅等活动,避免因口味单一或不佳而造成浪费。同时,在原材料采购、储存、配送、加工、销售等各个链条上都不放松节约管理:库房管理做到“先进先出”,确保食材原料新鲜;切菜环节确保“刀前刀后”控制,以保证不浪费食材;加工环节确保食材充分利用,粗菜细作,一料多菜,一菜多味,做到物尽其用;各餐厅还通过 “明厨亮灶”视频监控的科学手段,实现食堂全流程、无死角监控,时时对食堂后厨的生产加工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有效避免食材原料在加工处理过程中的浪费。
成效初显现,机制保长效。“通过一个多月的工作,确实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我们根据残食做了一下对比分析,活动开展后餐厨垃圾比之前下降了26%。”徐凤德对此颇为满意,他谈到,今后饮食服务中心会继续认真对节约行动的情况与效果进行评估与考核,积极探索符合校园实际的方法、措施,创新节约工作方法和理念,不断形成制止校园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的长效机制。“我们协同其他部门正在研发一款关于食堂菜品口味测评的小程序,预计十月末即将上线,届时我们将更清楚地了解全校师生的口味需求和消费习惯,追溯产生浪费的原因,进一步进行整改,让杜绝餐饮浪费工作更加科学化、常态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