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公布了第一批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名单,我校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长岭)成功入选,生命科学学院草地科学研究所李志坚教授为试验站主要技术负责人。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一批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确定工作的通知》(办场字〔2019〕132号),经省林草主管部门推荐、专家评审及现场考察等程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本次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30处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
近年来,我校草学专业在退化草地恢复与草牧业生产及产业化领域成果丰硕。尤其基于东北地区寒冷气候和广袤盐碱土壤的现实,已成功选育了包括紫花苜蓿、罗布麻、猫尾草、野豌豆等在内的牧草品种6个,并建成东北地区牧草种质资源库。在内蒙古通辽、吉林省长岭、通榆、双辽与延边、黑龙江安达等东北多地开展的牧草栽培和技术示范,累计推广面积达20万亩以上。本试验站现有固定试验农田7公顷,天然与人工栽培草地试验田50公顷,拥有包括品种测试、评价与分析、抗性鉴定、种子质量检测等在内的各类分析设备,将为开展全国草品种审定区域试验工作提供平台。
附件:
第一批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名单.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