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经济韧性高端论坛暨研究生学术论坛”

发布时间:2025-09-15 供稿单位:社会科学处、经济与管理学院 撰稿:常阿丽 点击次数:

9月6日,我校举办“经济韧性高端论坛暨研究生学术论坛”。该论坛为我校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学术交流基金项目,由社会科学处、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区域科学协会老工业基地振兴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论坛开幕式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雨停主持。社会科学处、研究生院相关负责同志出席论坛。

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吕康银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吕康银对参加本次活动的各位专家和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她强调,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明显加剧,如何增强我国经济发展韧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认识的重大理论命题之一。她指出,探讨经济韧性的理论内涵、生成机制与提升路径,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前沿焦点,更是回应时代关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迫切课题。最后,她希望与会的专家和青年学者能够以严谨的方法探索未知,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增强我国经济韧性、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论坛主旨报告环节,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贺灿飞教授、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修春亮教授、辽宁师范大学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郭建科教授分别做题为《中国区域经济韧性》《国土空间格局的多样性与韧性思考》《航运网络韧性的动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主旨报告。贺灿飞系统阐释经济韧性的基础理论,并分享了其结合中国数据开展的经济韧性的最新研究成果。修春亮提出系统性韧性概念,探讨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多元化与韧性及城乡地域系统多元化与韧性的特征,突出了韧性的价值内涵。郭建科提出从结构、功能和区位角度开展网络韧性研究的理论范式,并分享了其围绕航运网络韧性开展的系统性研究成果。三位专家从不同视角对经济韧性进行深刻阐述,对青年学者开展科学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分论坛交流环节,围绕微观企业与劳动力市场韧性、宏观政策与经济韧性、城市与区域经济韧性、产业组织与经济韧性四个分论坛主题,来自全国10余所高校的30位研究生进行了研究成果的汇报、研讨和交流。

“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暨研究生学术论坛”已成功举办五届。论坛聚焦学科前沿,常态化邀请国内知名学者深度交流,并为全国高校青年学者与研究生搭建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是新时代背景下经管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探索,更成为服务国家战略、高等教育实践创新的重要支点。

初审:栾东阳

复审:王子刚

终审:白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