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我校隆重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对为学校建设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党员和党组织进行了表彰。大会授予杨兆山等76名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授予张鲲鹏等42名同志“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授予历史文化学院党委等30个基层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45名老同志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杨晓慧、刘益春为获得学校“两优一先”表彰的代表颁发了奖牌和证书,并作了重要讲话。
大会表彰现场
7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21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立项名单。我校7项课题获得立项资助,其中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5项,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1项。立项总数排名全国第9。本年度是我校继2019年连续第三年获立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
我校2021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立项名单
7月26至30日,第十九届国际发光会议(The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uminescence,ICL2020)在长春召开。本届会议由我校承办,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协办。吉林省副省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安立佳,ICL程委会主席、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Andries Meijerink教授,ICL程委会委员、本届会议主席、我校校长刘益春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际发光会议(ICL)是全球发光学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性会议,每三年举办一次,分别于1987年和2005年在我国举办过两次。本次会议是向世界展示吉林省高校与科研院所学术影响力,促进吉林省科技、经济、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极佳机遇,对吉林省发光与显示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会现场
8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我校作为第一单位共获批76项,直接经费4016万元。其中,获批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5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4项,面上项目数较去年增加8项,增长19.05%。根据青塔网日前公布的2016-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率统计结果,我校面上项目平均资助率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首位。
我校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期资助项目清单(部分)
10月,国家教材委员会发布了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奖励决定。我校教师主编或参编的10项教材荣获全国优秀教材奖。高等教育类我校教师主编教材获二等奖3项,我校教师参编教材获二等奖2项;基础教育类我校教师参编教材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马克思主义学部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史宁中教授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称号。全国教材建设奖是我国教材领域的最高奖。该奖由国家教材委员会主办、教育部承办,每四年评选一次,对各级各类优秀教材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我校获奖名单
10月,教育部办公厅发文公布2021年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专业名单,我校新增4个专业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第三级(最高级)专业认证,学前教育、心理学和历史学专业通过第二级专业认证。
11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名单,我校“中文学科主导文史哲融合的新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建构”等4个项目获批立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是教育部办公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这是教育部办公厅首次开展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工作,最终认定 1011 个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名单
11月,吉林省科技厅公布了《关于2021年度吉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我校9项科技成果榜上有名,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项,成果覆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农学、基础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我校获奖成果中,环境学院张继权教授主持完成的“多灾种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动态评价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21年度我校吉林省科学技术奖励列表
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21年新增院士名单。我校刘益春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省委、省政府,长春市委、市政府,黄维院士等单位和个人纷纷向我校发来贺信,对刘益春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表示热烈祝贺。
刘益春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