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吉林日报》4版“追寻建党百年路,奋进吉林新征程”专刊以“人民教师的摇篮——东北师范大学为党的教育事业高质量培养人才纪实”为题,用整版的篇幅详细报道了我校为党的教育事业高质量培养人才的光辉历程。
专刊围绕“立德树人 铭耀杏坛”“深入农村 推行教改”“勤奋创新 争当一流”三个方面,对我校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建校75年来,始终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强师报国,求实创造”的东师精神,为国家和地方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历程进行了深入报道。
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成仿吾先生的塑像矗立在学校生命广场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东北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建校75年来,始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强师报国,求实创造”的东师精神,为国家培养输送各级各类毕业生30余万人,一大批优秀人才在教育领域脱颖而出。
立德树人 铭耀杏坛
东北师范大学是在战火中建立起来的一所红色大学。信步在东师校园中,一尊尊名师雕像,承载着学校的辉煌校史。其中,矗立在生命科学广场上的半身塑像尤为引人瞩目。雕像的立座上镌刻着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的题词:“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成仿吾”。
成仿吾,被称为“长征路上的教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了适应战争形势发展的要求,成仿吾受党中央委托,在陕北成立公学,培养革命先锋队。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成仿吾被选为代表出席大会。他向毛主席保证,要扎根教育事业,为党为国培养人才。
1952年,成仿吾调任吉林长春,担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这期间,他创办了东北师范大学马列主义教学部,开设4门政治理论教育课,亲自担任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主任,和老师们一起打磨授课讲义,提高教学质量。成仿吾坚持开展时事政策教育、共产主义品德教育,他每年按期给全校师生作形势分析报告,向新生宣传延安精神和长征精神,教育学生坚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在那个年代,东北师范大学为国家教育事业源源不断输送了大批政治素养优良的青年教师。
时代楷模、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郑德荣生前工作照
时代楷模郑德荣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1948年,郑德荣冒着解放战争的炮火,来到东北师范大学学习。在张如心、公木等一批来自延安的理论家、教育家的教育和熏陶下,郑德荣坚定了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理论,给了我信仰的力量,我要站在真理这一边!”
1952年,郑德荣留校任教。在长达67年的教学和研究生涯中,他始终与共产党同心同向同行,撰写出版了《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诞生的》,主编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等著作教材50余部,是改革开放后,教育部最早推行使用的全国高校通用党史教材。其撰写的《毛泽东思想概论》是最早创立概论体系的著作,该书曾获教育部优秀著作一等奖。他牵头成立了全国高校第一家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得到胡乔木、胡绳的充分肯定。
郑德荣退休后,仍坚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第一线,共培养博士生49名。完成3项国家课题、5部学术著作和70余篇专业论文。
党的十八大后,郑德荣将研究方向进一步拓展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后,91岁的郑德荣抱病组织团队,申报了“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科学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
郑德荣的一生展现的正是东北师范大学的校风和文化。学校把向郑德荣同志学习作为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载体,通过回顾朱寰先生、王恩波先生、白志东先生和陈才先生等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教育学生牢记红色根脉,求实创造,强师报国。
东北师范大学师生秉承老一辈理论家、教育家的红色精神,扎根吉林大地,积极服务农村基础教育,创建了国内独具特色的教师教育新模式。
深入农村 推行教改
说起由东北师范大学创办,并在国内推广的“U-G-S”教师教育新模式,校长刘益春说:“东北师大被誉为‘人民教师的摇篮’,从1946年建校至今,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师德高尚、德才兼备的教育人才。上世纪80年代,东北师大积极响应国家优先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指示精神,确定在基础教育力量薄弱的长白山区抚松县和辽源的东丰县,开展基础教育实验改革服务,把师范生培养与服务吉林农村基础教育建设发展结合在一起,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走出了独具吉林特色的‘长白山之路’。”
学校组织专门的教师队伍,在两地政府的鼎力支持下,走进农村、深入学校、进入课堂、推广教改,探索实现“升学要多,留下要有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曾参与“长白山之路”农村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服务的袁孝亭教授说:“在农村学校和老师同学们交流学习,促进了理论工作和实践工作的结合,提高了基础教育研究的水平,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学校派出150余名青年教师参加服务,为有效提升农村教师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东北师范大学“U-G-S”教师教育新模式在东北实验区推广
图为东北师大的学生正在为实验区学校学生授课
他们把推进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作为主要内容,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知识的实用性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是共同备课、合作研究,还是顶岗实习、加强培训,老师和同学们都把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化水平作为主题,把提高自身发展活力作为根本。师生共同研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构建适应多样性人才需要的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使服务区和实验区的学校实现了“学科开齐、课时开足、课程开好”的良好局面,构建了“衔接预防分流整体优化”和“学思习行整体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如今,这些曾服务于“长白山之路”的教师和学生们成长为学科带头人或教法学专家。“长白山之路”的有益实践,不仅帮扶了抚松县和东丰县的基础教育提质增效,也让东北师大更进一步坚定自身的办学特色——服务党、服务人民、服务国家教育事业。
沿着这条“长白山之路”,东北师大赓续前行,在新时代开启了“U-G-S”教师教育新模式(U指师范大学,G指政府,S指中小学校)。这一模式是依托“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建设平台,在“融合的教师教育”理念指导下形成的“师范大学主导、地方政府协调、中小学校积极参与”的优秀师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培育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
“U-G-S”教师教育新模式不仅保证了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质量和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还对实验区的学校改进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截至目前,东北师大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的发展规模已覆盖全国13个省、44个县市的219所优质中学。
在实验区布局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东北师大对症当下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突出病症,不断开具良方,同时以大学为纽带、实验区为平台,将各个彼此孤立的实验区串点成线,连线成网,为不同区域的基础教育资源信息交互、优势互补提供便利。学校还充分利用教师教学中存在同课异构的情况,让实验区的老师彼此切磋互鉴,提升教学水平。此外,东北师大数字化实践教学平台也开设了名师讲堂、基础教育名师论坛模块,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和相关视频,为教师提供丰富的专业指导。
2014年“‘U-G-S’教师教育新模式的探索”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东北师大教师教育新模式的实践得到教育部的赞赏,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勤奋创新 争当一流
2017年,东北师大按照国家要求,着手建设世界一流的师范大学。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统计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个传统优势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
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张澍军说:“东北师大的马学科之所以发展得比较好,应该说是从成仿吾老校长开始奠基,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才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格局。”2017年,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东北师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获评A+等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东北师大世界史学科创建于1949年,在林志纯、丁则民、郭守田、朱寰等老一辈知名学者的扎实耕耘下,东北师大世界史学科基础坚实,底蕴厚重。如今,新一代的教学团队紧跟世界前沿领域核心课题,研究成就斐然,学校建设有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在学界享有盛誉。
迎接新时代,东北师范大学提出由“尊重的教育”逐步向“创造的教育”转变,
使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具有创造的意识,养成了创造的习惯
2020年,东北师大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高夯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据他介绍,学校是从1946年开始招收数学系学生。新世纪初,东北师大数学与统计学院进入快速发展期。2000年,东北师大获批第一个博士点,2003年获得第二个博士点,2005年批准升级一级博士点,这份殊荣对学校数学专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数学究千门之理,统计解万象之谜。如今,东北师大统计学专业师资团队对标国家重大需求,针对遥感数据处理、传染病与动物疫病防控、粮食安全等问题开展研究,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化学学科是在郑汝骊教授等名师的带领下,率先在国内开辟了多酸化学研究。如今,东北师大已成为国际多酸化学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六个研究中心之一。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围绕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创新研究,成果两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研究团队协同建设教育部东北振兴项目“固态电池协同创新平台”,扎实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在“一流”学科建设的带动下,东北师大从“尊重的教育”发展到“创造的教育”,使越来越多师范毕业生具有创造的意识、创造的能力和创造的习惯。
学校推行本科教学模式改革和基层教学组织形式创新,建设44门“新生研讨课”,让知名教授给大一学生上课,这些课程不仅有鲜明的探究和启发特征,还有效激发了学生基于兴趣的内生动力。3年来,学校依托基层教学组织,共建示范课堂312个,覆盖全校所有二级教学单位。这些示范课凝练特色,在育人价值、创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融入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吹响课堂革命的号角。
除本科教学改革之外,东北师大正在探索“3+1+2”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争取以一流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为支撑,构建深化学科理解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建立分阶段、一体化的“基础实践+应用实践+研究实践”的教育实践体系,聘请中学一线卓越教师,实施“学科教学导师+学科导师+中学导师+教育学导师”的“四导师制”协同培养计划,着力培养师范生的师德信念、学科理解力和教育创新力,让他们成长为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
作为“人民教师的摇篮”,东北师大始终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尤其是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学校通过不断挖掘早期校史上名师大家的故事,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树立“全国优秀教师”郑德荣为学习榜样,强化师德教育,努力使每位东师人都浸润在师德文化中,凝聚起“勤奋创新为人师表”的传承力量。这也是东北师大回应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积极探索。
“烽烟滚滚,雪海茫茫,东北群英融汇一堂。越过平原,跨过松江,智慧的大队在战斗中成长。燃烧着青春的火焰,沐浴着党的阳光,扬起那科学的风帆,泛游知识的海洋。前进、前进,向着胜利向着未来;前进、前进,向着科学文化的高峰……”
聆听着东北师大学子演唱这首澎湃激昂的校歌,深深感受到公木先生和一批无产阶级思想家、教育家不远万里从延安奔赴东北传播新知,为党育才的赤胆忠心。在他们的精神引领下,涌现出一批一批优秀校友教师群体,如“大漠里永远闪耀的红烛”支边教师冯志远、“优秀边陲儿女”郭力华、“最美山村女教师”马宪华等,一代又一代东师人不畏艰难,不断创新,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在一个又一个历史转折点,坚定理想信念,为中国基础教育服务,开创了别具一格的教师教育模式,成功实现了“文科振兴繁荣,理科提升突破,工科培育成长”的全学科发展格局,为支撑国家需要源源不断输送合格教师和拔尖创新人才。
东北师范大学校园